الصين عربي دولي اقتصاد ثقافة ورياضة سياحة تكنولوجيا  أطلس .  مختار 

【港故事·2021】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接受南方报业独家专访 “由治及兴”关键是要“及早兴”

15:41 2023-01-06  المصدر:

       伴随冬日暖阳,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近日在位于港岛金钟的香港特区政府总部接受南方报业记者独家专访。他说:“担任行政长官,对我来说,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也是给了我机会,可以创造更多价值,贡献给香港——我们的家园。”

  此次采访,距离他在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前夕接受南方报业专访刚好一年。

  一年前,李家超这样对南方报业记者说:“新选举制度符合‘一国两制’原则,符合香港实际,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制度支撑。”

  李家超所指,即2021年3月3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和附件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同年5月2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标志着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工作顺利完成。

  实践证明,新选制为香港带来了新气象。

  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投票。候选人李家超获得1416票支持票,成功当选,得票率高达99.2%,也创下香港特首选举的新纪录,顺应了“爱国者治港”的呼声。

  “这一次刚好也是在12月,又是一整年的最后一个月,特别有意义。”李家超精神抖擞。“我既要扛起国家给予的重担,又要对全香港七百多万市民负责,保障好他们的民生福祉。让这个‘由治及兴’的‘及’不仅是‘到’,更关键的是要‘及早兴’。”

  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创造最大价值

  “习近平主席的‘七一’重要讲话和二十大报告,明确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保障,必须长期坚持。”李家超接受南方报业记者专访时说。

  今年64岁的李家超出身香港基层。30多年的警队生涯中,李家超屡次破获大案,包括轰动一时的张子强案、“魔警”案。进入特区政府保安局后,先后出任保安局局长、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近年在应对“修例风波”、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中,他赢得广大香港市民的支持和尊重。

  “我明白,这些年来,经历一系列严峻挑战,不少市民朋友或许会感到疲累,对香港前景存有疑虑。”李家超对香港的前景充满乐观,“但我坚信,香港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有各种长久以来赖以成功的优势,自由开放的香港,优势仍然得天独厚。”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对此,您怎样理解?

  李家超:我成立香港特区政府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就是因为“十四五”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给予了香港无限的发展机遇。在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香港可以在很多方面作出贡献。

  二十大报告有一个专章谈“一国两制”的实践。“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首先要落实好“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参与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国两制”除了确保香港的繁荣稳定,更在“一国”这个大原则下,让香港在整个国家体系里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为“国家所需”作出贡献。所以说,香港要落实二十大精神,就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二十大报告也强调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香港既要维护国家安全,也要维护好自身安全。因为香港如果不维护好安全、管理好风险,又会出现类似2019年“黑暴”“港独”的现象,让外部势力有机可乘,这将会影响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所以香港不仅要为国家作出贡献,还要确保不给国家带来额外的风险。

  这两方面香港特区都要做好。香港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将“一国两制”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将它的价值全面释放出来。

  记者:香港计划如何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

  李家超:国家已经给香港一些新的发展定位,例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要将香港打造成为“八大中心”,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等四个传统中心,以及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四个新中心。这对香港非常有利,也是确保香港竞争力的关键。

  世界在不断发展,香港不进则退。香港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发展上努力。比如,我们在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过程中,将在北部都会区打造一个以创科为主轴,兼具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平台。我们目前也正在推动“再工业化”,在传统的工业中融入更多科技元素,通过实现“工业4.0”,利用大数据、机器人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不仅提升产能,还会更加环保。

  香港还有很多发挥空间,比如用好国际金融中心的融资优势,帮助内地发行绿债、蓝债;用好高度国际化、市场化的优势,以及与世界各地规则接轨的优势,积极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作用,助力国家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

  我相信,香港在为国家贡献不同方面、不同领域的经验和力量的过程中,空间是无限的,关键在于积极性。因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有积极性,不能是被动的,这样才能让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活起来、动起来。我们自己要主动、积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记者:我们留意到,今年特区政府共提交了25项政府法案,17项已获立法会通过。近期乱港分子、“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案出现法律问题,您也迅速采取行动,建议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释法,十分高效。

  李家超:香港国安法实施以及选举制度完善后,香港政治局面大幅改善,但仍存在暗流或潜在挑战。特区政府需对相关内外挑战未雨绸缪,包括执政理念的革新,我们必须具备更勇于承担、敢于担当的心态。

  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产生的新一届立法会,一改过去乱象丛生的局面,团结协作、求同存异、顾全大局成为主流。以6月9日三读通过的《2022年雇佣及退休计划法例(抵销安排)(修订)条例草案》为例,新一届立法会仅用8至9个小时就完成审议,解决了困扰特区政府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这在完善选举制度前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香港行政立法关系不再剑拔弩张。比如,我们提出了“前厅交流会”这一加强特区政府官员和立法会议员交流的新机制。立法会“前厅”与会议厅相隔一个走廊,司长级官员定期率团在这里和议员就不同议题闭门交流。至今,“前厅交流会”已举行5次。

  所以,有了“爱国者治港”,香港也有了新机遇、新气象、新风气。香港正处在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奋进正当其时。

  “抢”就是要主动到与别人“争”的程度

  4月29日,李家超发布行政长官选举政纲:“我将组建一个团结、高效、务实的政府,以结果为目标,致力解决问题,提升施政效率,加强管治效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其中,“‘以结果为目标’解决问题”的施政理念和工作文化均在不同层面有所体现:

  6月,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特区政府架构重组方案,增强高层统筹指挥能力,也令各政策局权责分工更为清晰;

  7月,经架构重组的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就职;

  10月19日首份施政报告发布。李家超宣布新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特区政府主导投资策略产业,并公布全新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

  香港主动“抢企业”“抢人才”,随之成为热门话题。

  在这个“抢”字诀上,李家超改变过去25年里对企业雇佣外地人员的限制,向全球高端人才派发“通行证”,让他们可以直接来港发展;从未来基金中拨款300亿港元设立“共同投资基金”,专门用以引进和支持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其中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以及先进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成为引进重点……

  “过去我们被动等人才上门,这两年流失了十几万劳动人口,现在必须要主动去找人才。”李家超谈起施政报告时,再度提到了他“积极主动”的出发点:“‘及’不只是‘到’,而是‘及早’,是要‘及早兴’。我希望各方面都尽量压缩时间,提速、提量、提效、提质。”

  记者:您在首份施政报告里提到香港要“抢企业”“抢人才”,十分令人瞩目,香港市民也很期待。

  李家超:香港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亦是内地对接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但过去两年,香港本地劳动人口流失十几万,多个行业正面临人力短缺问题。针对这一困境,我们必须要更积极、进取地“抢企业”“抢人才”。

  当然我们是很文明地去积极招募人才,用“抢”这个字,是要强调一个主动意识,是主动到要跟别人竞争的程度。我相信这个态度对结果非常重要,将影响执行政策的人。同时,我们也要告诉世界,香港特区政府是主动的,以往我们基本是被动等着人才上门,现在是主动去“敲门”,并告诉大家我们有很多新政策。

  作为政府,我强调我的供应必须要对接你的需求。你为什么来香港?你的需求是什么?你告诉我,我尽量提供。同时,我希望我们的供应是“聚焦”的。即,每个人、每个企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先后次序,我们会优先聚焦到对香港发展有利的群体的需求上,包括我运用的钱、政府的资源等,以最小的投入拿到最大回报。

  记者:有什么突出的新政策?

  李家超:任何发展都离不开资金、人才、土地三方面元素。香港特区政府已经有清晰的产业政策,并成立了一间投资公司来扶持有利于香港长远发展的策略性、有代表性的产业,尤其是在创科方面。

  在人才政策方面也做出了很多优化,例如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只要有一定工作经验,我们直接给予“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他可以马上来香港;如果年薪达到250万港元,也可以被认定为高端人才直接来港。还有以前香港公司雇佣外地科技人才,需要证明为什么在香港不能雇佣到同等人员,现在只要是被认定为缺乏人才的行业,可以直接雇佣外地人才。针对重点行业我们还有“量身订做计划”,包括税务优惠、员工补贴、生活补贴等。

  土地方面,香港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我们只有1100多平方公里,相比其他城市,土地资源是相对较少的。对此,我们规划的北部都会区,约占香港三分之一的面积,发展主轴是创新,也会有文化、教育以及其他产业,规划非常灵活且有弹性。譬如一间国际芯片制造企业需要土地,其行业具有一定代表性且有利于香港,我们就会给予支持。这会让世界看到香港长远发展的机遇,以及创业、生活的理想环境。

  记者:您提到的“最小的投入”是多少,“最大的回报”又是多少?

  李家超:这个“小”指的是时间和资源的量。虽说小其实也并不少,但就是聚焦而为,看看哪件事能获得最大的回报,起码得在三年内有所回报,也就是起码我任期的一半要看得到。

  我这五年任期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带领香港开启由治及兴新篇章。我理解的这个“由治及兴”中的“及”,我希望不只是“到”,还要“及早兴”。我希望尽量压缩时间,多方面都要提速、提量、提效、提质。

  香港已重返世界舞台中心

  “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首次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身份出席完泰国曼谷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李家超告诉南方报业记者,过去三年的黑暴、疫情,让香港各界再度迸发出同舟共济的“狮子山精神”。背靠着祖国这个世界发展引擎,香港正以新的气象、新的机遇和新的风气,“回到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焦点。”李家超说。

  记者:您刚才提到要积极主动,您觉得现在香港这种积极主动性如何?

  李家超:非常好!这是香港从危机得到的优势。2019年到现在,香港遭遇两大威胁,一个是“黑暴”,一个是疫情。这让香港差不多处于回归以来最坏的时期,3年来市民最大的期望就是香港能够走出困境再度腾飞。所以,社会已经形成共同意愿,不单是要做好自己,更要同舟共济、互相帮忙,努力共建香港,把香港所有的力量发挥出来,让香港发展得更好。

  我自己努力做好是应该的,但当我看到其他人也有同样理念时,自然更加高兴。例如,我最近第一次以行政长官身份到泰国曼谷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带了20多位香港不同行业的翘楚,组成一个高级访问团,一起讲好香港故事。

  这20多人真是全心全意、团结一致去推广香港,在各自环节将他们最好的经验、最好的东西讲给全世界听。这种重要的团结精神很自然地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以在泰国,我明显地感到很多人对香港很有兴趣,大家的焦点已经回到香港。

  记者:近期,社会都在讨论“香港回来了”。您这次从泰国回来后,这种感觉是否更加强烈?

  李家超:不能说“香港回来了”,而应该是“香港回到舞台的中心”,重新成为世界的焦点了。香港一直都在,优势一直没变,我们重新向世界展现的是新气象、新机遇和新风气。

  新机遇包括香港要打造的“八大中心”。随着疫情带来的影响逐渐消退,我们疫情管控逐步放宽,各种国际活动重新举办,加上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带来的发展前景,香港始终会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因为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大的引擎就在中国内地,而我们距离这个引擎最近,也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

  首先,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外国人很容易习惯香港的生活。其次,在地理位置方面,我们在亚洲的中心点,4个小时的航空旅程可以覆盖亚洲所有主要城市,再经过转机就有航班通往全世界。第三,我们的基础建设成熟,香港被评为世界交通运输最方便的城市。另外,我们还有低税率,治安稳定,犯罪率相比世界上其他大城市都要低;我们风景秀丽,被世界各地旅游网站长期推荐……可以看到,很多优势都是刻在香港DNA里的。加上我们的新政策、新优势,背靠内地,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是商机无限。回到舞台中心,对香港来说,理所当然。

  同时,我相信我带领的是一个有为政府,我也改变了以前特区政府传统的工作方法,这将会进一步提升香港对世界的吸引力。2023年,我相信香港的发展会更好。真正的投资者、创业家、大企业,他们不单纯是盯着香港现在的投资机会,更会看到香港1年后、5年后的发展机会。

  记者:您如何展望粤港两地未来的合作空间?

  李家超:合作空间肯定是无限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通过在这个空间里的运作,将其价值100%甚至200%、300%释放出来。

  从香港来说,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重要。我在上任第一天,就主动和广东省的领导、深圳市的领导通话交流,表明我非常希望大家共同推动粤港合作发展,实现多赢、共赢。

  现在广东省各个城市与香港、澳门之间都推出了很多好的政策,只要我们强强联手,大湾区的发展将受到世界的瞩目。我最近也发现,与在香港的外国商会交流时,大部分时间都是讨论大湾区,他们对大湾区的重视程度是很高很高的。我们也鼓励全球商界企业充分利用香港的桥梁角色,把握在大湾区拓展业务的无限商机。

  香港特区政府已成立“泛大湾区外来投资联络小组”,由香港的投资推广署联同其他大湾区城市的相关部门,加强协同效应。

  担任行政长官既是一个使命,也是机会

  竞选宣言里,李家超曾提出四大政策纲要: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团结一致为民解困;精简程序多管齐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全面提升竞争实力,创造持续发展空间;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上流机会。

  “担任行政长官对我来说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也给了我一个机会可以创造价值,贡献给香港、我们的家园。”李家超向南方报业记者回顾过去半年的工作时说。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作为亲历者,李家超认为无论是过往的金融危机,还是近年来的“修例风波”、抗击新冠疫情,国家都是香港坚强的后盾。这也让他更有信心带领香港在这由治及兴的关键五年里开创新篇。

  记者:您觉得“特首”这份工与您之前想象中一致吗?

  李家超:我非常荣幸可以就任行政长官,我最大的期望就是为香港多做事,一心一意做一些事让市民受惠,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所以从上任到现在,虽然工作真的很忙,但是动力越来越大。有时有些街坊上来说“哎呀特首,你给到我有信心啊”,一句话,已经化解所有疲倦,又去继续工作。

  记者:参选当初提出“同为香港开新篇”,您最强调的是“同”字。

  李家超:我说的“同”,首先指我们的团队要团结。比如,我们组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由行政长官担任组长,三位司长任副组长,目的是从策略和宏观角度推进及督导跨局工作,加强与内地机构沟通,并定期举行国家政策解读活动。在香港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只有行政长官积极主动还远远不够,要有三位司长的加入,大家都是决策者、参与者、负责者,在项目中各司其职,专注推动自己需负责的部分,相信这样的团结协作将让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其次,“同”还有一个更大的概念,就是整个社会。我希望政府可以凝聚社会的力量、各界的力量,那么1+1就可以比2大。三年的低谷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昂首前进、共同发展,所以我也要加倍努力,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香港应有的价值发挥出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记者:您上任以来,推动的“简约公屋”计划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有人认为,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钱没有用在刀刃上。

  李家超:这些声音我是理解的,但我要聚焦在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尽快让有需要的人“上楼”。如果用以前的过渡性房屋的方法,一是建得慢,二是楼宇高度有限,三是没有太多主导权,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

  我曾经看到一些令人痛心的场景:小朋友没有书桌,只能长年累月在阁楼弯身做功课,站都站不起来。这些情况多一天都不应该,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花这些钱,有一部分也是买时间,让这些困难的市民能尽早脱离这样的环境,在他们成长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帮助他们发展,创造价值。

  假设每个家庭4个人,我们这个计划帮助3万个家庭(兴建3万个“简约公屋”),也就是12万人,我觉得我这个“脱困数学”不是冰冷的数字,定能真真正正帮助到需要脱困的人。

  记者: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你如何看待香港这25年的变化?

  李家超:回顾香港回归祖国这25年,我们越发感觉到“一国两制”是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好制度。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每每面临困难的时候,都能得到国家最直接的帮助,这让我们非常感激。

  最难忘、最感动是香港第五波疫情的时候,内地的医疗团队不畏艰难和染疫风险,很多成员放下了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来到香港支援我们;七天建好方舱医院;各方面物资源源不断供应……这些都是在“一国两制”下才能实现的。

  所以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不仅收获很多利益和优势,更在受到威胁时可以获得国家的很多支持与支援。“一国两制”不单维护了香港的繁荣稳定,更确保了香港的自由、开放。

  记者:未来您计划如何带领香港开创新篇?

  李家超:行政长官的责任非常重大。第一,我要对整个香港负责,保障七百多万香港市民的福祉;第二,中央将香港的管治任务交付给我,我要承担好这个工作。

  让我感到鼓舞的是,我有一个很好的团队,特区政府的公务员队伍非常优秀,也认同我的施政理念,让我有信心为整个香港的长远发展、社会的民生福祉作出更多贡献。我们也希望能让国家不用再担心香港,香港也可以为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这种动力推动我继续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带领这个优秀的团队积极地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担任行政长官,对我来说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也是给了我机会,可以创造更多价值,贡献给香港——我们的家园。

李家超与南方报业记者合影。

李家超与南方报业记者合影。


قناة الصينية العربية منصة ساخنة لمختلف القضايا العالمية والمصدر الإخباري الأول للشؤون الصينية العربية ومبادرة الحزام والطريق في الشرق الأوسط
التردد12226المعدل27500معامل تصحيح5/6القطبيةHorizontal

Du 68 – Etisalat 1071

جميع الحقوق محفوظة© القناة الصينية العربية 2014